別讓童年的傷 改變未來的模樣 梁朝偉與鬼滅之刃告訴我們的事
社安網主題 童年逆境

別讓童年的傷 改變未來的模樣 梁朝偉與鬼滅之刃告訴我們的事

圖片來源「木棉花官方臉書」

社會以家庭為單位,個人則是家庭的重要組成,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的愛的滋養,是形塑個人、影響家庭、穩固社區、乃至安定社會的重要因素,這也是「社會安全網」防微杜漸的要義思維。

 

知名心理治療師、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<阿爾弗雷德·阿德勒 Alfred Adler>曾說: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。心理學家<卡爾·榮格Carl Jung>認為:一個人窮盡一生努力,都是在整合自童年時代起,就已形成的性格。

 

這提供給我們一個視角:當社會上發生了引人注目的事件,眾人不解行為人何以如此反常,我們從行為人的童年,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線索


|長大以後,有些傷痕不會隨著歲月抹去,

它會在心裡變成一道看不見的疤,當隱隱做痛的時候,

當事人也不一定能察覺



愈來愈多的實證研究顯示,發生在童年的負面經驗,會如同烙印一般,終其一生,緊緊跟隨,那些難以回首的過往,究竟會產生什麼影響?又該如何擺脫?

 

讓我們來聽聽兩段故事。

 

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

 

家喻戶曉的影星梁朝偉,超過40年的從影生涯,他跑過龍套,也演過臥底、警探、浪子、同志、騙徒、黑道、刺客、特務等等角色,即使是梁朝偉的忠實影迷也未必發現,他極少在任何電影或電視劇裡演過「父親」,這是梁朝偉未曾公開的秘密。

 

2021年,這個秘密終於揭曉。這一年,他受美國好萊塢之邀,在漫威電影<尚氣與十環幫傳奇>演出<徐文武>一角,<徐文武>擁有強大的超能力,但是在面對親子與家庭關係上卻跌跌撞撞,梁朝偉要演出這名失敗的父親,如何透過調適與學習,最終產生正向的改變。可是,在梁朝偉真實的人生中,老天爺並沒有給他參照演出的場景,他的生父,在他七歲那年不告而別,一切美好的盼望與家裡不斷地暴力爭吵,都在瞬間嘎然而止。

 

根據梁朝偉的自述,從當時開始,他內心封閉,認為快樂無法假他人之手,要學著獨自一人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情,他告訴自己,不能總是依賴與人一起才能感受到快樂,「社交恐懼症」成了他的性格標誌,即使置身五光十色的演藝圈,也沒帶來任何改變;每當走入人群,他甚至必須提醒自己,要微笑、要揮手、要比愛心,才能勉強應付一張張陌生的臉孔。

 

童年經驗讓他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,「我很幸運進入演員這個行業」,梁朝偉說,「演戲可以把我壓抑的情緒發洩出來,而且沒有人發現,我演的正是我自己」。運動是他演戲以外的最愛,在越野自行車、帆船、划水、衝浪等單人運動中,充分享受一個人的自己。

 

2023年,梁朝偉以華人演員的身份,接下第80屆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的至高榮耀,有人開始認為,他童年走過的路,淬鍊出他渾然天成的演技,如果不是演戲打開了他心底的暗門,也不會造就這位享譽世界的國際巨星。

 

「童年創傷對一個人而言,究竟是詛咒還是禮物?」這句話引發了好奇與討論。在梁朝偉的身上,我們看見他沈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,讓童年逆境的陰影產生了轉折,甚至成了他演藝生涯的成就鋪墊。然而,其他人也會有如他一般的「幸運」?

 

一樣的童年逆境 最終卻人鬼殊途

 

知名的日本動漫「鬼滅之刃」,提供了另一種的思考與解答。這部漫畫裡的所有人物,幾乎都有著悲慘的童年經驗:被遺棄、受暴、被虐待、身染惡疾、失去雙親、目睹可怕的遭遇等,接下來的情節眾所週知,代表正方的鬼殺隊與代表反方的厲鬼,在一場場駭人心弦的殺戮戰役之中,讓觀眾看見人性,在殘酷的刀光劍影之中忽明忽滅。

 

走過一樣晦暗的童年逆境,為何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與價值觀?已經有許多書籍和諮商心理師,探討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,答案都指向「孩子們所遇見的人」!遇到<產屋敷曜哉>,也就是鬼殺隊主公的孩子們,成為能夠分辨善惡的鬼殺隊成員;相對地,遇到鬼王<無慘>的孩子們,則走向「下弦、上弦」的惡鬼之途。

 

主公與鬼王對待孩子的方式,可以看出為什麼會造就出完全不同的人格發展。在漫畫中,主公在面對這些受傷的孩子時,最常用的方式是「傾聽」,讓那些經歷的悲慘故事被細細聽見;接著是「相信」,相信孩子在這過程中為了生存,用盡力量、只為了活得更好,而不是為了要傷害誰;最後則是「鼓勵」,鼓勵他們往更好的方向邁進,也給予適當的協助。

 

反觀鬼王「無慘」,面對這些受傷的孩子,他所使用的方式是「利誘」,透過將對方變成鬼,強化他們醞釀復仇的恨意;藉由控制與比較產生「恐懼」,讓他們不得不成為更兇狠的惡鬼,以避免消失在這個世界上;藉由「汙衊」不斷地羞辱這些鬼的價值與能力,讓他們失去自我、並且持續為無慘效勞。

 

結果,鬼殺隊的凝聚力變得更強、願意為對方付出與犧牲;而擁有某種程度不死之身的鬼,反而變得只關注自己、懷疑彼此、毫無同理心。

 

<陳志恆心理師>更總結以上的重要因素,提出「貴人」的觀點:

 

面對創傷的孩子,或許我們都改變不了他的生活環境、也改變不了他難受的過去。但若可以提供給他正向的對待,就能幫助他改變對人的恐懼、提升對人的信任,當然,也提升他對於自己的欣賞與價值感。

 

而這個貴人,或許是身為老師的你、身為鄰居的你、身為親戚的你,或者,身為願意覺醒的父母、願意改變過往對孩子毒性語言或行為對待的你。

 

演戲之於梁朝偉,就如同主公之於鬼殺隊的孩子們,前者帶著一點人生的機遇,後者則包括廣義的您和我。誰都無法預期,會與受傷的孩子在哪一個人生的路口相逢,如果有那麼一天,請我們都要務必記得,或是彼此提醒,也許我們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,都將對孩子有改變一生的重大影響。

 

面對過去 迎向未來 現在可以做的事

 

童年逆境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(簡稱ACE),指出了童年時期經歷創傷是一件普遍的事情。這個研究也提醒了我們兩件事情:一是童年逆境經驗是普遍的,二是童年逆境經驗對於身心影響是深遠的。如果您或孩子需要專業的諮商或協助,可就近向「社區心理衛生中心」諮詢。

 

社會安全網,關懷e起來→【點我求助通報】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