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並撫慰陳年舊傷
社安網主題 目睹兒少

看見並撫慰陳年舊傷 最新修法:目睹家暴兒少成年後的創傷因應

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深遠且多方面的影響,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皆在生活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,所有的行為、態度、價值觀等都會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裡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。目睹家庭暴力雖然未在兒少身體上留下傷痕,但這些創傷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退,反而可能在他們成年後組建家庭時,啟動代間的惡性循環。

「焦糖綠玫瑰」是一名專欄作家與網路工作者,也是昔日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下的目睹家暴兒少,像她這樣的孩子,不論是直接目睹還是間接感受到暴力氛圍,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與矛盾,她曾錯將家暴視為合理行為,長期目睹家庭暴力使她比同齡人更為成熟,她的母親多次離家,令她感到極度抑鬱,她嘗試透過寫信給學校輔導室來尋求幫助,但這些求救未能帶來變化,即使老師知曉她的家庭情況,也未告知政府機關或與家長商談,而她父親的暴力行為仍然持續。

成年後離開家,童年的陰影就像一顆惡夢的種子,每晚都在夢中發芽,讓她常在深夜中哭著驚醒,這樣的憂鬱伴隨她很長一段時間,甚至也影響到了伴侶的選擇,好在她的女兒出生,讓她正視自己是目睹家暴兒少的過去,拯救自己也拯救了女兒。(進一步閱讀:焦糖綠玫瑰的故事

目睹家暴兒少就像背向陽光的孩子,他們不是直接的受暴者,所以旁人難以察覺到他們心中的傷痛,也很難及時發現給予幫助,主要照顧者的覺察就是關鍵的第一道防線,許多民間團體皆推出紙本與線上版的家長檢核表,讓主要照顧者據以觀察孩子的生活狀況與行為,進而判斷目睹經驗是否已造成其身心的影響。

時至今日,儘管目睹家暴兒少納入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保護對象已滿8年之久,但存在社會中未被看見與幫助的目睹家暴兒少仍難以估計,甚至到了成年,還因為童年的影響,選擇與父母性格相似的伴侶,再次成為了家庭裡的施暴者或受暴者,延續著惡性循環,將傷痛複製到下一代。

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不只是童年,而是一輩子,並對人格上產生影響,有關目睹家暴兒少所表現的行為大致可分為兩種:「積極正向型」的孩子較為早熟,將傷痛壓抑在心中,力求他人的關心與肯定,看起來無異樣,很難讓人發現他們竟是家暴中的目睹家暴兒少;「行為退化型」的孩子有行為過動、情緒障礙、自我中心或攻擊、暴力等行為,容易被誤診為過動症,僅提供藥物上的治療而未能真正解決創傷。無論哪種類型,他們的一生都被童年的陰霾所影響,甚至可能影響到下一代。

2023年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部分條文修正公布,將成年人「童年目睹家暴創傷服務」納入,目的就是希望能將一代又一代的暴力惡性循環斬斷,透過資源與服務的介入,一步一步慢慢地撫慰目睹家暴兒少的陳年舊傷,也阻止這樣的惡夢種子在未來的家庭中發芽。

過去無法改變,如何將傷口慢慢結痂,讓目睹家暴兒少的未來能走出陰暗迎向陽光,需要各界共同關注。勵馨基金會於2019年成立向日葵小屋,透過遊戲室與Smart Room讓孩子卸下心防與社工互動,抒發情緒,也透過團體活動讓目睹家暴兒少了解人際關係的合作方式,避免複製家庭中不當的行為;善牧基金會在2016年開始了See More復原計畫,透過遊戲輔導和會談等方式,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,找回他們的復原力;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了童年目睹家暴之成年受害者服務,透過個案的輔導會談、陪同支持、經濟支持、心理諮商、生活重建、諮詢服務還有團體活動等,幫助18歲以上童年有目睹家庭暴力經驗的成年人,走向復原之路。

現今社會對於目睹家暴兒少議題的認知與關心仍有提升的空間,民間團體努力發揮影響力的同時,校園內的教育宣導、家長與師長細心的觀察、社工的專業介入,都是幫助目睹家暴兒少的重要力量。

「焦糖綠玫瑰」也提到,許多讀者在閱讀她的文章後,發現自己也是目睹家暴兒少卻不敢向旁人傾訴,而她也用自身的經驗鼓勵目睹家暴兒少:「需要人拯救的時候必須先自救」,唯有勇敢面對、正視過去的傷痛才能獲得重生的機會。

家庭暴力的責任從來不在孩子身上,透過大眾對目睹家暴兒少議題的認識與理解,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,有人願意傾聽、理解與幫助他們,才能給予這些孩子勇敢說出口的力量,期待日後,每個受困於家庭暴力陰影的孩子,都能夠找到重生的契機,擁抱陽光的未來。

社會安全網,關懷e起來→【點我求助通報】

 

延伸閱讀